2020年,注定会是共和国历史上难以忘怀的一年。
武汉疫情时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陕西省首批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不仅在省内积极救治患者,还先后派出5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在一线抗战中担当重任,救死扶伤,发挥着应有的重要作用,他们是最美逆行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资深GCP人马现仓副院长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在199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请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时,马现仓医师作为年轻骨干就积极投入到基地和专业的GCP建设工作中,至今已有20多年,先后担任研究者、PI、伦理委员会委员等多个职务,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目前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CP检查员。
2020年初,马现仓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GCP平台建设项目”刚刚完成立项批准,新冠肺炎防疫阻击战就打响了,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要求参战,成为陕西省第二批医疗队队长。临行前,81岁的老母亲虽说依依不舍,但饱含热泪的叮嘱让他更加充满力量。2月2日,他率领来自省内的121名队员来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投身到这场全国人民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
因为队员来自41家单位,大家互相不熟悉,如何管理好121名队员成为当时的重要问题。作为队长要考虑的首先是如何保护好所有队员不被感染,又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所长来救治病人。多年GCP工作所积累的SOP意识和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范,用制度管人,用规范管事,通过“队管组、组管人”的三级联动模式加强管理。按照传染病防护最严谨的标准,制定制度规范,然后根据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制定成可操作性很强的详细的工作流程,要求大家必须遵照执行。依次出台了《八大铁律》《集中生活驻地卫生防护安全管理办法》《队员健康管理预案(试运行)》《预防面部压伤视频》等工作制度和流程,并向所有医疗队进行推广应用,得到了其他同行的高度肯定。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将以上内容以文件形式下发,推广至全省执行。
马现仓副院长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教授,他在为众多患者做好心理疏导的同时还格外关注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大部分人会在离开家乡和亲人两周的时间节点,产生想家人、恋故乡的思想波动。作为陕西人,连续14天顿顿面对米饭,是一种痛苦。2月16日,在武汉大雪纷飞的傍晚,暖心的马现仓队长提前布置,亲自下厨、擀面、扯面、做油泼面,给121名队员每位送上一碗正宗的陕西名吃“油泼扯面”,以缓解队员们的思乡情。这是当天队员们得到的最大惊喜:“我们马队长的油泼面做得撩咋咧”、“即使外面气温骤降大雪纷飞,一碗油泼面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微信群发出了共同的心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也报道了此事。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医护人员同时承受着自己可能被感染、休息时间不足、工作强度大难度大等压力。所以,如何保持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成为马现仓教授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作为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创伤协作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紧急撰写了《针对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调适建议》,被中华医学会以方案指南与建议发布,同时在《中国医师报》发表。
前方战士最美逆行,后方战场运筹帷幄!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机构办主任陆明莹同志首先想到的是受试者和研究者的健康安全,于是在尽快梳理了在研项目情况后,于大年初二起草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下交大一附院GCP相关工作指引》,提前作了全面部署,并通过GCP微信群及网络等方式发布指导。同时带领机构、伦理工作人员协调各课题组分类安排受试者,在保证其健康的情况下暂停来院随访,采用恒温方式寄送药物,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随着疫情防控,陆明莹主任又带领机构办人员及时出台了《一附院疫情期间GCP工作安排通知》及《来访人员无疫区接触史声明》,指导协助各专业科室合理安排患者随访和CRC上岗等工作。积极协助感染科将整栋住院楼改造成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为了研究者和受试者的安全,将感染科受试者接待室和资料室整体搬迁至门诊大楼,特殊时期在爱心司机的帮助下对部分受试者进行上门随访,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整个疫情期间,机构办工作人员还利用院内外多个微信工作群,每天多形式多角度地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力度,组织申办方、CRC、课题组、GCP秘书等一起学习培训,交流鼓劲,缓解大家焦虑的情绪,增强防控信心,立足岗位打好防疫阻击战,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我们在后方努力工作,期待着医疗队早日平安归来。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
2020年3月7日